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
来源: | 作者: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12-25 | 63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激励、要素流动、价格灵活、竞争公平、企业优胜劣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各方面改革,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土地、劳动、资本、数据、信息等要素快速融入社会生产和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把要素配置到生产率和回报率更高的领域,促进要素高效组合、顺畅流动,能够进一步激发要素潜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等战略部署,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激励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能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以企业为代表的微观主体是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为了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将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推进市场提质增效,可以充分发挥大国经济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国内供需有效对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丰富供给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等改革措施。把这些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宏观经济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能够有效克服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并通过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并作出战略部署。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有效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


NEWS  CENTER